top of page

親子關係﹕尊重的溝通

Updated: Aug 14

在親子互動過程中,具體可分為四種溝通狀態:不溝而通、一溝就通、溝了不通和不溝不通。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呢?


ree

許多父母以為跟孩子「所謂」的溝通,就是說過了,期望孩子會聽得懂、照著做,或是按孩子的心意去做。然而,過高的期待往往事與願違。在此特別強調,「溝通」中「關心」和「尊重」是不可缺少的一環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
父母尊重孩子時,並非盲目順從,而需找到尊重與關心的平衡點。具體可分為四種情況:

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ree

第一種:父母不關心不尊重孩子,叫做「冷漠」。表現為不聞不問、裝作視而不見,帶有逃避心態。


第二種:只關心而不尊重孩子,叫做「控制」。表面有溝通,最終仍按父母的意思行事,就是關心了孩子但卻不尊重孩子,利用權威地位「控制」孩子。


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第三種:父母花較少精力和時間關心孩子,卻過度尊重孩子,叫做「縱容」。事前不會跟孩子協商,最後甚麼都按孩子的意願去做,其實父母是壓抑和委屈自己,孩子易形成自我中心與「脾氣大」的性格。


第四種:父母既關心又尊重孩子,叫做「彼此滋養」。事前充分溝通,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,這是最理想的狀態。

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親子關係是一門博大的學問。若父母沿用舊有模式,只會得到相同的結果。若總想「解決」孩子的問題卻期待不同結局,就是妙想天開了。唯有父母願意學習、提升思維,以淡定態度面對孩子,才能對孩子多一份尊重、多一點好奇、多一刻等待,孩子也將因此改變。


有句話說:「外面沒有別人,只有自己。」許多家長認為問題出在孩子身上,實則是自身內在的投射。要改變鏡中的影像(孩子),就需先改變鏡外的自己。成為高情商的父母,才能與孩子快樂相處。


各位家長,改變從自己開始!孩子將因你而優秀。


ree

Comments


Commenting on this post isn't available anymore. Contact the site owner for more info.

Strategic Partner:

logo-small-pink.png
lady plus logo2.png
  • Facebook
  • Whatsapp
Screenshot 2025-07-08 at 11.09.08 PM.png
Screenshot 2025-05-24 at 2.01_edited.jpg

06/2025

PDF Version

Screenshot 2025-04-03 at 9.56_edited.jpg
Screenshot 2025-08-06 at 7.35.00 AM.png

07/2025

PDF Version

bottom of page